最近幾年,國際米蘭足球俱樂部的財務風暴成為體育界和金融界爭相關注的焦點。這支曾經是歐洲豪門的意大利球隊,如今扯入連串債務與資金鏈風險的旋渦,背後牽動著投資者以及廣大球迷的神經。一個由中國零售巨頭蘇寧集團入主帶來的資金注入最終演變成財務重組的大戲,Oaktree私募基金的接管則揭開了國際米蘭新一頁的序幕。
債務重重的財務困境與蘇寧的接手
2016年,蘇寧集團以約2.7億歐元收購了國際米蘭70%的股權,當時被看作是一場娛樂與體育產業中的豪賭。起初,這筆資金讓俱樂部充滿希望,球隊在競技場上逐漸重現光輝。然而,隨著時間推移,資金鏈斷裂和虧損問題逐漸浮現,高額債務猶如一隻巨大的絆腳石,嚴重拖累了俱樂部的發展。2022年發行的4.15億歐元高收益債券,利率高達6.75%,期限至2027年,成為試圖解決資金問題的手段之一,但其高成本反映出俱樂部面臨的信用風險及財務壓力。這不禁讓人懷疑,這種“高利率債券救急”的策略是否真能從根本改善財務體質。
Oaktree的出現與財務重組
蘇寧不堪重負無法持續資助後,2023年,美國私募基金Oaktree憑藉其在不良資產管理的專業,成功接管國際米蘭。這次轉手,無疑是為俱樂部帶來一線財務曙光。Oaktree隨即推出提前償還2022年發行債券的計畫,該計畫高度依賴於即將完成的債務融資方案,目標在於降低高昂的利息負擔,並優化債務結構。提前償債不僅減少年利息支出3,000萬至4,000萬歐元的壓力,更大幅提升了現金流管理的靈活性,為日後經營創造空間。這顯示了俱樂部在努力走出財務泥潭,再次踏上正軌。
財務狀況好轉,未來挑戰依然嚴峻
即便有重組方案加持,國際米蘭目前依然背負龐大債務。2024年預計營收突破4.7億歐元,虧損額也降低至約3,600萬歐元,這代表球隊的營運效率有所提升。然而,約4.27億歐元的淨財務負債主要集中在高息債券與股東貸款,仍構成沉重的利息負擔與長期風險。為了穩固財務基礎,俱樂部必須持續採行多管齊下策略:降低負債規模、深耕媒體版權與贊助收入,並尋求成本更低的融資途徑。值得注意的是,諸如巴塞隆納和熱刺等歐洲勁旅也在探索私募債務市場的多元融資方案,國際米蘭透過借鏡他們的經驗,可能在未來創造更理想的財務結構。
資本化足球體育產業的挑戰
國際米蘭的案例折射出現代足球產業資本化的複雜性。跨國資本運作模式不僅改變了球隊的經營邏輯,也讓財務風險與運營壓力成為俱樂部不可避免的話題。從蘇寧的熱情介入到Oaktree的精算管理,國際米蘭不僅要在競技場上拼搏,更需在資本市場中謹慎布局。在追求榮耀的同時,嚴謹的財務管理愈發成為支撐競爭力的重要基礎。俱樂部如何在保持體育競爭力和穩健經營間找到平衡點,將是其未來最關鍵的課題。
回顧從蘇寧接手到私募基金過渡,國際米蘭奪得七座冠軍獎盃的同時,也累積了沉重的金融包袱。如今,提前償還高息債券、積極推動再融資計畫,為財務轉型提供了契機。有了Oaktree的財務專業支持,俱樂部正努力擺脫債務泥淖,朝向穩健且可持續的發展邁進。未來幾年,持續關注資本市場動態、球員投資效益與營運效率,將是國際米蘭保持競爭力與財務健康不可或缺的雙重戰略。這不只是關乎一個足球隊的運營,更是全球足球資本化進程中一個時代的縮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