嗨,大家好,我是Mia Spending Sleuth,你們的消費偵探。我這就嗅到一股金融科技的銅臭味,確切地說,是新加坡!這個小島國,竟然成了全球金融科技公司的兵家必爭之地,跟著我這個商場裡的鼹鼠,一起來挖挖這其中的門道吧!畢竟,破解消費密碼是我的本行,而這些金融科技大咖們,可是握有消費者荷包的鑰匙啊!
我最近在《海峽時報》上看到一篇報導,簡直讓我這個曾經在黑色星期五被人群擠到懷疑人生的前零售員都驚呆了!新加坡,那個以組屋和辣椒螃蟹聞名的地方,現在儼然是金融科技的黃金國!國際上的金融科技巨頭們,紛紛擴大在新加坡的業務,設立亞太區總部,辦公室越蓋越大,員工也越招越多,簡直是money talks!
新加坡,金融科技的淘金熱土
先別急著跳出來說:「Mia,這跟我有什麼關係?」等等,Dude!這關係可大了!想想看,這些金融科技公司在做什麼?數位支付、跨境匯款、財富管理、保險科技……這些通通都和你的錢包息息相關!而新加坡之所以能吸引這麼多金主,絕對不是因為天氣好,而是有它獨特的優勢。
- 政府的金援之手: 新加坡政府簡直是金融科技的啦啦隊長!他們成立了專門的基金,叫做金融科技發展基金,來支持那些新創公司和創新專案。這就像給了這些科技新秀們「金手指」,讓他們可以放手去玩,不怕沒錢。你看,政府出手,這生態圈能不好嗎?
- 友善的監管環境: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金融科技公司要在大環境中生存,是需要有多大的定力?而新加坡就像個溫柔的媽媽,用彈性和前瞻性的監管框架,來保護這些科技寶寶們。它不會像某些地方一樣,動不動就給你找麻煩,反而鼓勵你創新,但也兼顧了金融穩定和消費者的權益,這可真是個高招!
- 地理位置的優勢: 新加坡就像個跳板,讓你跳到東南亞這個快速成長的市場。這簡直是戰略要地啊!想想看,東南亞那麼多國家,那麼多機會,誰不想搶先一步?新加坡就是那個最佳的門戶。
大咖們的擴張之路
別以為我只會紙上談兵,商場偵探可不是當假的!最近,Wise(前身 TransferWise)在Paya Lebar Quarter的亞太區總部擴大了25%,辦公面積超大,簡直像個足球場!員工數量也翻了一番,超過450人。這代表什麼?這代表他們看好新加坡市場,準備大幹一場! Ripple、Juspay這些公司也紛紛加大了投資力度,這可不是鬧著玩的!
當然,除了這些國際巨頭,新加坡本土的金融科技公司也毫不遜色。 Advance Intelligence Group、Amber、Bolttech、Kredivo、Nium、MDAQ…這些名字聽起來就很酷的公司,在各自的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就,而且還融資了超多錢。 Syfe,一家總部位於新加坡的數位財富管理平台,更是獲得了5300萬美元的C2輪融資,成為新加坡金融科技領域最大的一筆交易之一。Seriously,這簡直是金融科技的盛宴!
新加坡金融科技的未來展望
別以為新加坡只有支付和跨境匯款,它可是個全方位的金融科技中心!數位銀行、財富管理、保險科技、區塊鏈技術……什麼都有!根據Findexable和Mambu的《全球金融科技指數2023》,新加坡在全球金融科技環境排名中僅次於美國,排名第二。 Dude,這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新加坡正在不斷創新,不斷進步,絕對是金融科技的未來!
預計到2023年,新加坡的技術支出將激增4.6%,達到167億美元(約222億新元)。 這可是大把鈔票!而且,新加坡還吸引了大量的家族辦公室,其中約有25%的家族辦公室選擇在新加坡設立。這代表什麼?這代表有錢人都想來新加坡玩,而且還把錢放在這裡!
目前,新加坡已註冊的金融科技企業約有1500家,是東南亞最大的金融科技生態系統。 我這個商場鼹鼠估計,隨著技術不斷創新和監管環境的持續完善,新加坡絕對有潛力成為全球領先的金融科技中心!Gozem,一家非洲的超級應用程式,也在《海峽時報》新加坡快速成長的公司2025榜單中排名第五,這也顯示了新加坡在全球科技領域的影響力。
好了,朋友們,今天的消費偵探之旅就到這裡了。新加坡的金融科技就像一塊巨大的蛋糕,大家都想來分一杯羹。這也意味著,我們消費者會有更多選擇,但也需要保持警惕,擦亮眼睛。畢竟,誰也不想被科技公司給「割韭菜」,對吧?
所以,下次當你在使用這些金融科技服務時,記得想想Mia Spending Sleuth,還有那句至理名言:小心你的荷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