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親愛的讀者們,Mia Spending Sleuth在此向您問候!您們的消費偵探,商場裡的鼹鼠,二手店的淘貨狂,來了!今天的謎團,嗯,有點兒悶:美國股市像隻變色龍,在川普的貿易政策陰影下玩起了“跌跌撞撞,跌跌撞撞”的遊戲。Seriously,這根本是經濟學的黑幫電影啊!我嗅到了錢的味道,也聞到了恐慌的味道,準備好一起解開這場金融大戲的真相吧!
關稅海嘯下的股市衝浪
首先,讓我們回到2024年10月,那個被華爾街稱為“腥風血雨”的月份。 Dude,當時的市場簡直像瘋了一樣!科技股的盈利擔憂,國債收益率的攀升,都像一把把鋒利的刀子,狠狠地捅向了股市的心臟。主要股指一路狂瀉,簡直是慘不忍睹。但等等,這只是故事的開端!很快,聯準會的降息預期,就像救生圈一樣,把股市從水裡撈了起來。
然後,川普政府的貿易政策——特別是對中國商品徵收10%到15%關稅的“大招”——就像一場突如其來的海嘯,直接掀翻了全球貿易的棋盤。 2025年4月10日,那個令人震驚的日子,川普宣布對墨西哥和加拿大徵收關稅,股價瞬間崩盤,跌幅接近25%!像RH(Restoration Hardware)這樣的公司,股價也一度暴跌40%!這簡直是一場噩夢!儘管川普後來“暫停”了對墨西哥和加拿大的關稅,但貿易不確定性就像一隻揮之不去的手,牢牢地扼住了投資者的喉嚨。這不確定性,不僅體現在股市的上下波動,更反映在企業對未來投資的猶豫不決中。
這就好比,你辛辛苦苦攢錢買了一輛跑車,結果突然得知汽油價格要暴漲,你還敢踩油門嗎?
行業與個股的「冰火兩重天」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在股市整體動盪的情況下,不同行業和個股的表現也呈現出天壤之別。一些具有強大競爭力和穩定盈利能力的股票,例如那些被認為能在市場崩盤中迅速復甦的“避險股”,表現相對穩定。小型股一度領漲,這表明投資者仍在追逐成長的潛力。但就像曇花一現,小型股很快也開始了劇烈波動,反映出市場的整體風險偏好下降。
而受益於降息的股票,例如金融股,在聯準會降息後迎來了上漲。Dude,這簡直是“幾家歡樂幾家愁”的現實版。
而且,在2025年4月,在川普政府宣布延長關稅期限之前,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表現出明顯的增長趨勢,這顯示市場對政策緩和抱有期待。但這種期待往往曇花一現,隨之而來的,又是新的貿易摩擦和市場波動,簡直是“好了傷疤忘了疼”!
混亂因素:除了關稅,還有…
當然,除了貿易政策,還有許多其他因素也在牽動著股市的神經。企業盈利報告、宏觀經濟數據,甚至地緣政治風險,都像無形的線,操控著市場的走向。
2024年10月23日,由於盈利報告和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主要美國股指大幅下跌。不僅如此,太陽能股也受到了川普政府政策的衝擊,一路下跌。但,在聯準會降息後,股市又出現了反彈。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和標準普爾500指數雙雙創下歷史新高。
這說明了什麼?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信心有所恢復,但同時也提醒著投資者,股市的波動性依然存在。換句話說,dude,你隨時都可能被“割韭菜”!
總體而言,美國股市在過去這段時間經歷了複雜的市場環境,受到貿易政策、經濟數據和地緣政治風險等多重因素的影響。投資者需要密切關注這些因素,並根據市場變化調整投資策略,以應對潛在的風險和機會。企業也需要積極應對貿易不確定性,加強風險管理,確保自身的穩定發展。就像我,Mia Spending Sleuth,總是小心翼翼地保護著我的“小金庫”!
所以,各位看官,這場股市的“驚悚片”還在繼續。記住,永遠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隨時做好應對“黑天鵝”事件的準備。
這就是Mia Spending Sleuth的報告,下回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