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de,讓我這位Mia Spending Sleuth來給你們扒一扒最近加密貨幣圈裡的八卦。話說,我最近可是商場裡的鼹鼠,天天在這些地方晃悠,看看大家都在買啥。結果呢?除了那些瘋狂打折的貨,我還發現了個比黑色星期五更刺激的玩意兒——以太坊!沒錯,就是那個在比特幣後面緊追不捨的老二。
現在,有個叫Joe Lubin的哥們,他是Consensys的共同創辦人,整天在外面嚷嚷著,說企業要是開始把以太坊當成自己的財務庫存,華爾街的那些老傢伙們肯定會改變對它的看法。Seriously,他這話說得可真夠勁爆的!想想看,要是那些大公司都開始囤以太坊,那畫面… 我估計會比我搶到一件二手古馳包還興奮!
Lubin的觀點可不是瞎掰的,畢竟我這個消費偵探可不是吃素的。他估計是看到了區塊鏈技術的潛力,這玩意兒越來越成熟了。很多金融機構都在研究怎麼用它,畢竟人家一天要處理2400萬筆交易,用區塊鏈技術就能讓這些交易又快又安全。但,要讓華爾街那些人接受以太坊,光靠技術優勢可不行,還得讓他們看清楚這玩意的價值。所以,Lubin就想出了個“以太坊的MicroStrategy”策略。
以太坊的MicroStrategy,是啥玩意兒?
等等,MicroStrategy?聽起來有點耳熟… 哦,原來是那家公司,之前囤了一堆比特幣,然後股價蹭蹭往上漲!Lubin的意思是,如果企業也像MicroStrategy那樣大量持有以太坊,然後大聲宣傳,就能吸引華爾街的投資。這招簡直是妙啊!
現在,這個“以太坊的MicroStrategy”模式已經開始成形了。除了Lubin自己,還有個叫Tom Lee的傢伙,也在搞這個。Tom Lee現在是BitMine的董事長,他們準備搞個2.5億美元的私人配售,專門買以太坊,目標是成為持有最多以太坊的上市公司之一。Lubin呢,則領導SharpLink Gaming搞了個4.25億美元的以太坊財務庫存,還打算再籌集10億美元,也幾乎全用來買以太坊。而且,SharpLink的股價也跟著漲了,這說明投資者對Lubin複製MicroStrategy在比特幣上的成功還是很有信心的。跟比特幣那種“被動持有”的方式不同,以太坊還有更多的玩法,比如“質押”就能賺錢,還可以參與DeFi(去中心化金融)。這聽起來就更吸引人了吧?另外,Bit Digital也宣布要把他們的財務庫存都轉成以太坊,持有超過10萬個ETH,這也說明大家對以太坊很有信心。
錢都往哪裡跑?
除了這些大人物的行動,市場數據也顯示,大家對以太坊的興趣越來越濃。截止到6月13日,現貨以太坊ETF已經吸引了38.5億美元的資金流入,這表示華爾街的投資者們真的開始買以太坊了。Lubin還說,監管環境也越來越好,這也促進了創新,讓華爾街的那些大佬們更關注以太坊的收益策略和代幣機制。他預測,華爾街很快就會進入DeFi和加密貨幣領域,這會推動以太坊的發展。他甚至覺得,以太坊可能會比比特幣更有價值,因為它在構建基於信任的金融基礎設施方面更有潛力。他強調,以太坊代表了下一代互聯網,是協議的下一次演進。而且,Consensys還在跟主權財富基金談合作,看來是想讓以太坊在全球金融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總之,Lubin的預測,再加上企業和投資者們的積極行動,都表明以太坊正在逐漸被華爾街認可。這不僅會推動以太坊的價值上升,還會加速加密貨幣和傳統金融的融合,讓金融行業有更大的發展空間。如果真的有更多企業用以太坊做財務庫存,而且積極參與DeFi生態系統,那麼以太坊就很有可能成為下一代金融基礎設施的核心部分,在重塑全球金融格局中扮演關鍵角色。Dude,這聽起來是不是很酷?我估計,未來幾年,我們這些商場裡的鼹鼠,可能就要轉行去研究區塊鏈了,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