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kay,朋友們,讓我們來一場加拿大政府的預算解剖吧!這可不是普通的帳本,而是關乎我們錢包的大事,seriously!作為你們的消費偵探,Mia Spending Sleuth,我將揭開這背後的真相。
最近,加拿大的政府帳房先生可是忙得焦頭爛額。他們正計劃在未來三年內,省下幾十億加幣!你可能會想,省錢是好事啊,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但Dude,事情沒那麼簡單。
- 支出承諾的泥潭
想想看,加拿大政府承諾在國防、住房和大型國家建設項目上砸下重金。國防開支預計未來十年每年高達1500億加元,占GDP的5%!簡直是天文數字。再加上住房危機的呼聲越來越高,基礎設施老舊,政府不得不撒幣應對。
財政部長弗朗索瓦-菲利普·尚佩恩已經給各部門發了「尋寶令」,讓他們絞盡腦汁,找出能省錢的辦法。評估項目開支,避免重複工作,重新分配資金到更重要的項目。這聽起來像是要部門主管們進行一場內部版的《飢餓遊戲》,只有最節儉的部門才能存活。
這就引出了一個問題:他們打算從哪裡擠出這麼多錢?
- 節流的藝術
首先,各部門被要求在2026-27財政年度從項目支出中節省7.5%,隨後兩年分別為10%和15%。聽起來很可怕,對吧?但別忘了,他們之前也幹過類似的事情,在兩年內省了100億加元。這次的目標更激進,預計三年內達到超過215億加元的年度內部節省,比自由黨政府之前制定的130億加元目標高出不少。這根本是搶錢大作戰!
政府還在審查所有項目,看看哪些可以砍掉或重新分配資金。這意味著,一些原本計劃好的項目可能會被擱置,甚至直接取消。當然,政府也不傻,他們不會動到醫療保健和住房這些關鍵領域,反而承諾從節省的資金中拿出最多105億加元投入到這些領域。這算是劫富濟貧嗎?
- 開源的誘惑
除了勒緊褲腰帶,政府也在積極尋找新的收入來源。例如,他們從“加拿大關稅應對”中獲得了28億加元的收入。這聽起來有點像是在收過路費。
另外,政府還鼓勵私營部門參與基礎設施建設,並利用加拿大增長基金(CGF)等工具吸引私人投資。畢竟,政府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能拉到投資當然更好。加拿大基礎設施銀行也在積極尋求私人投資,以支持那些能帶來收入的公共項目。總之,就是要讓私人企業也來分一杯羹。
當然,政府也沒有忘記高科技產業。他們宣布了一項價值24億加元的AI投資方案,希望能在人工智能領域有所突破。這就像是在賭未來,希望AI能為加拿大帶來更多收入。
所以,朋友們,這場預算大戲的真相是:加拿大政府正在努力平衡支出和收入,希望能在經濟增長和財政穩健之間找到一個平衡點。但這並不容易,需要政府做出許多艱難的決定。
說到這裡,我突然想到一件事。疫情期間,加拿大的家庭儲蓄率可是飆升了不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估計,加拿大是G7國家中家庭超額儲蓄最多的國家,約為2800億加元!不過,這些錢大部分都流向了金融和房地產市場,這也引發了對市場風險的擔憂。
那麼,這些錢會不會成為政府的下一個目標呢?這就值得我們繼續關注了。作為商場的鼹鼠,我得說,這一切都太有趣了!繼續追蹤,朋友們,下次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