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大通Kinexys測試實物資產跨鏈原子結算

區塊鏈技術的迅速發展正重新塑造金融領域的格局,尤其在傳統金融(TradFi)與去中心化金融(DeFi)之間架構起前所未有的連接橋樑。近年來,多方合作的創新應用不斷推動這一領域邁向成熟,J.P. Morgan旗下的Kinexys平台與Chainlink及Ondo Finance攜手突破性實現了跨鏈「交割即付款」(Delivery versus Payment, DvP)原子結算,這不僅展現了區塊鏈技術於真實資產(RWA)代幣化與結算方面的潛力,更標誌著跨鏈互操作性在金融創新中的重要角色。

傳統金融中,交割即付款機制被視為降低交易對手風險的關鍵保障,確保資產交割與款項支付同步完成,避免一方先行承擔風險。J.P. Morgan的Kinexys平台早已在私有鏈上利用DvP機制實現數字資產的安全結算,而這次突破性合作則將DvP擴展至跨鏈環境中,真正達成所謂原子性交割。意思是資產和支付能同步且不可分割地轉移,徹底杜絕失衡風險,安全性和交易效率因此大幅提升。特別值得一提的是,Kinexys平台使用自家發行的私有穩定幣JPM Coin,不僅便利機構間的批發支付,也有效提高了市場流動性,為金融機構帶來新的結算解決方案。

這項跨鏈技術的成功並非單打獨鬥,而是Chainlink、Ondo Finance以及Kinexys三方緊密合作的結果。Chainlink提供了跨鏈安全協調層(Cross-Chain Reliable Execution, CRE),負責確保各區塊鏈網絡間的溝通及交易執行具備高度安全與正確性; Ondo Finance則借助其新推出的Ondo Chain Layer-1區塊鏈平台,打造一套針對實體資產代幣化的安全合規生態。Ondo Chain結合了公開區塊鏈的透明度與企業級的安全設計,專為機構級資產上鏈需求量身打造。這三方的技術互補與協同,成為推動跨鏈DvP交易成功落地的重要基石。

此外,本次交易更帶來真實資產代幣化的新里程碑——Ondo Finance的美國國債基金(OUSG)成功以代幣形式跨鏈結算。這代表金融機構對於真實世界資產數字化的接受度正逐漸提高,也彰顯區塊鏈在實體資產管理中的應用前景廣闊。Ondo Chain的公開測試網首次以此跨鏈DvP交易為亮點,展示出其強大的安全結算能力及對大規模資產運作的適應性。面對全球資本市場需求多元且合規標準日益嚴苛,區塊鏈技術實現快速且安全的跨鏈交割,有望加速金融產品推向市場,提升整體流動性,為機構投資者帶來更多便利與機會。

回頭看看這一合作案例,摩根大通透過Kinexys平台整合Chainlink跨鏈協議與Ondo Finance私募股權平台,不僅是技術上的突破,更反映出金融科技進步的趨勢。跨鏈原子結算不僅讓資產支付更透明、高效,也可能帶來更廣泛的行業應用,催生更多金融機構擁抱類似技術。隨著跨鏈互操作性的增強與原子性交易的普及,未來金融市場,無論是跨境貿易、資產管理或證券結算,都將進入一個更為協同與靈活的新時代。簡言之,這次的突破無疑是區塊鏈技術向主流金融世界邁進的重要里程碑,令人拭目以待下一波創新浪潮如何改寫遊戲規則。

Categories:

Tags: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