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印度政治舞臺中,農民群體的角色逐漸顯得舉足輕重,尤其是在馬哈拉施特拉邦,農民的呼聲與政治力量越來越緊密交織。農民問題不僅涉及生計,更成為地方甚至全國選舉中的核心議題之一。在這一背景下,前國會議員拉朱·謝蒂(Raju Shetty)和巴楚·卡杜(Bachchu Kadu)兩位農民領袖憑藉堅定的農業關注和政治手腕,成為業界焦點人物。他們不僅在維護農民權益上頻頻出招,更在組建和推動第三極政治聯盟中展現出強大的領導力和影響力,深刻改寫當地政治版圖。
謝蒂和卡杜兩人的政治之路及其農民訴求展現出他們對農業議題的深入關懷。謝蒂曾是國會議員,也是“Swabhimani Shetkari Sanghatana”組織的創始人,該組織致力於反對政府漲價政策及土地徵收法案。他的抗議活動在農民群眾中起到了動員作用,2025年6月,當卡杜的訴求持續未被回應時,謝蒂更是公開宣稱可能發起全州範圍的大規模抗議,這不僅顯示其領袖号召力,也透露壓力鍋即將爆炸的政治信號。另一方面,卡杜作為多屆馬哈拉施特拉立法議員,曾任聯合政府部長,後來因理念衝突決裂印度人民黨(BJP),改而加盟他與謝蒂共同建立的“Parivartan Mahashakti”第三極政治聯盟。兩人的合作緊密,卡杜多次公開協助謝蒂助選,強調農業問題與農民福祉的重要性,這種結盟不僅強化了農民在選舉中的話語權,也使他們在農村選民中獲得了廣泛支持。
農民運動涵蓋的訴求層面複雜且多元,燃料價格的持續攀升、土地徵收法案的修訂、農業補貼制度的不滿、以及農藥與種子相關法規的改革,都是抗議的重點。謝蒂多次公開警示,若政府忽視這些核心要求,農民將加大抗爭的力度,抗議規模甚至可能達到全州性動亂的程度。事實上,卡杜因積極支持農民抗議,曾遭行政手段限制其行動自由,顯示出對立的政治緊張和政府壓力與抗議者之間的博弈。儘管如此,農民領袖仍嘗試政治妥協,2020年謝蒂曾因與時任首席部長德文德拉·法德納維斯的電話協商,暫時停止針對土地法案的抗議,此舉說明對話和協商依然是解決問題的可能途徑。只不過,隨著農業議題的多變與複雜,這種和平調解顯得不夠持久,衝突與抗爭時有反覆。
“Parivartan Mahashakti”聯盟的成立,標誌著農民政治力量的集結,也是對傳統政黨格局的一次挑戰。這個由謝蒂、卡杜及多個政黨組成的第三勢力,試圖推動以農業利益為核心的政治變革。然而,聯盟面臨的困難並不少,內部如何協調各政黨利益、資源分配以及來自主流政黨的競爭壓力,都是嚴峻考驗。2023年地方選舉中,卡杜遭印度人民黨候選人擊敗,令聯盟士氣受挫,但這並不代表農民政治力量已被削弱。事實上,隨著農村經濟環境和政策的變動,農民的集體政治影響力只會愈發引人矚目。謝蒂與卡杜能否將農民的政治訴求有效轉化為更廣泛的社會支持,仍然是未來選舉和政策制定中的關鍵觀察點。
綜觀當前局勢,謝蒂與卡杜代表的農民政治力量無論是在動員抗議還是組織政治聯盟上,都已對馬哈拉施特拉的農村社會及政治生態產生深遠影響。這股力量不只關乎農民的生存與福利,更牽動整個邦的社會穩定與政治多元化進程。隨著農民問題日益成為印度政治不可忽視的核心話題,他們的聲音必將在未來政治版圖中佔據舉足輕重的位置,甚至可能改寫現有的政治格局。對於印度乃至全球關注農業與農民福祉的人來說,理解這股新興力量的動態,有助於預見未來政治與社會的走向。